天工05和天工06這對純電雙子星的到來,怎么說呢...就像往15-20萬新能源市場這鍋熱油里潑了勺冷水。作為紅旗品牌沖擊主流市場的關鍵棋子,它們不僅帶著"司南智駕"這套號稱"無圖也能開"的黑科技,更試圖用新派國潮美學重新定義電動時代的豪華標準。
設計篇:把水墨丹青揉進鋼鐵軀殼
記得第一次在杭州湘湖邊上見到天工05實車,夕陽把那道從機蓋延伸到前臉的紅色旗標照得發(fā)亮——這設計團隊絕對深諳"留白"的奧義。傳統(tǒng)車企玩新能源總帶著股擰巴勁兒,要么照搬燃油車輪廓,要么整些用力過猛的未來感。但天工05這個"漣漪式"燈帶配上溜背線條,倒是把"水為財"的老講究和電動車該有的流暢感結合得恰到好處。
話說回來,天工06那個被媒體老師戲稱為"余白綠"的涂裝才叫絕。在西湖邊楊公堤的樹影里,這顏色真像是把江南春雨后新抽的嫩芽直接榨汁噴上去的。更妙的是那個0.5:0.6前后懸比例,你懂的,就是那種明明尺寸數(shù)據(jù)不驚人,但實車看著特別顯貴的魔法。
坐進駕駛艙才發(fā)覺,紅旗這次是鐵了心要革傳統(tǒng)豪華車的命。中控臺上那個15.6英寸懸浮屏生生吞掉了八成物理按鍵,連儀表盤都給整沒了。剛開始確實要適應下,不過當發(fā)現(xiàn)連后視鏡調節(jié)都能用語音控制時,突然就理解了他們說的"數(shù)字客廳"概念。對了突然想起,門板上那塊仿麂皮材質,手感比某些標榜豪華的合資車用的真皮還細膩。
智駕篇:三只眼睛的"老司機"
從蕭山機場開往湘湖那38公里,簡直成了司南智駕系統(tǒng)的"期末考試場"。這套和卓馭科技鼓搗出來的純視覺方案,靠前擋風玻璃上那組三目攝像頭干活,聽著就比那些堆激光雷達的方案更"中國式聰明"——畢竟咱們這的路況,高精地圖更新速度永遠追不上修路隊的進度。
實際表現(xiàn)嘛...這么說吧,在慶春隧道里遇到那個經(jīng)典"幽靈加塞"(突然變道的網(wǎng)約車)時,剎車力度比我老婆踩得還線性。最意外的是系統(tǒng)對限速的"靈活處理":標60km/h的路段它敢跑到66km/h(實測沒吃罰單),既不像某些品牌那樣死板,又避開了龜速招人煩的尷尬。
不過要說真正體現(xiàn)技術功底的,還得看湘湖景區(qū)那些九曲十八彎的小路。系統(tǒng)打方向的動作像極了杭州本地的老出租車司機——修正幅度小到幾乎察覺不到,完全沒有新手常見的"畫龍"現(xiàn)象。同行媒體老師打趣說這算法怕是偷師了西湖船娘搖櫓的韻律感。
泊車黑科技:40秒征服駕校噩夢
杭州e賽試駕場那個斜列式車位,基本是駕校科目二的復刻噩夢。天工06的自動泊車演示時,圍觀人群里不斷冒出"這都能停?"的驚嘆。只見它像玩華容道似的,方向盤自己轉得飛起,40秒不到就穩(wěn)穩(wěn)當當卡進車位。更絕的是面對兩側加起來只剩40cm余量的極限窄位,系統(tǒng)居然懂得先收起后視鏡,然后像資深代客泊車小哥那樣三把揉庫成功。
后來聽工程師揭秘,這套行業(yè)首個量產(chǎn)級慣導三目立體視覺系統(tǒng),原理上跟人眼判斷距離的方式異曲同工。雙目攝像頭負責生成深度圖,第三顆廣角鏡頭專門盯死角,再配合12顆超聲波雷達查漏補缺。這么說吧,就算隔壁車突然開門,它反應速度比駕校教練吼"踩剎車!"還快。
市場篇:降維打擊還是價值重構?
試駕結束后和紅旗的產(chǎn)品經(jīng)理閑聊,得知天工系列瞄準的是那些"既想要個性又舍不得品質"的年輕中產(chǎn)。仔細想想,15萬出頭能買到帶穴位按摩座椅和L2.9級智駕的純電SUV,確實比某些摳掉后排空調出風口省成本的競品厚道。
不過這個細分市場現(xiàn)在卷得厲害,前有比亞迪海獅虎視眈眈,后有小鵬G6降價狙擊。天工雙子星真正的殺手锏,可能在于把"國潮"從營銷話術變成了可感知的產(chǎn)品語言——比如轉向時中控屏上流動的山水動畫,或是語音助手那句"咱們接下來往哪個方向開?"的京片子交互。
在返程的高鐵上刷到條有趣的數(shù)據(jù):預訂天工06的客戶里,35歲以下占比達到67%,其中近半是首次購車。或許紅旗自己都沒想到,當年靠著CA770征服各國元首的品牌,如今竟靠一套純視覺智駕系統(tǒng)打動了Z世代。這大概就是汽車工業(yè)的奇妙之處:技術會過時,但人們對"得體出行"的追求永遠新鮮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