最近,不少廣東用戶發現自己手機右上角的標識由“5G”變成了“5G-A”。新增的“A”標志著5G-Advanced(又稱“5.5G”)技術正式商用落地,新增的“A”雖小,卻意義重大。5G-A作為5G技術的演進版本,速率提升10倍,下載上傳速率大幅躍升,能實現毫秒級超低延遲與厘米級定位精度,應用前景廣闊。它新增“天地一體、通感一體、智能上行”能力,為“萬物智聯”提供助力。
目前,我國運營商已在31省份部署5G-A測試網絡。其中,2024年3月,廣東加速部署,首批100個5G-A商用城市中廣東占15席,廣東移動還將升級廳店打造體驗廳。此外,廣東累計建成5G基站40.2萬座,數量位居全國第一。同時,各地正積極探索5G-A在賽事保障、無人駕駛、低空文旅等多元化應用場景中的轉化。
5G-A速率10倍提升,下載上傳都快到飛起!
據悉,移動通信技術一般每10年更新一代,因技術迭代快、代際差距大,需在十年周期中間引入過渡版本,此前已有2.5G、3.5G、4.5G等中間形態。5.5G作為5G技術的演進增強版,在速率、延遲、應用場景等關鍵維度差異顯著,其商用不僅為6G鋪路,還將推動智能網聯、工業互聯等領域變革,重塑未來數字生活。
具體而言:在速率方面,5G-A帶來了10倍的更高速率體驗。相較于5G初期,數據下載最高速率從千兆躍升至萬兆,這一提升為擴展現實、裸眼3D等創新業務提供了必要的大帶寬、低時延和高可靠性支撐。同時,數據上傳最高速率也從百兆提升至千兆,使得海量數據能夠全面上云端,推動直播全民化,并實現全息交互的對稱體驗。
在延遲方面,5G-A實現了毫秒級的超低延遲,并支持厘米級的定位精度。這一進步相較于5G初期只能達到的米級定位精度,極大地縮短了數據傳輸時間,提升了應用網絡設備的響應速度。這對于需要實時交互和精準定位的應用場景來說,具有至關重要的意義。
在應用場景上,5G-A展現出更為廣闊的前景。中國通信標準化協會理事長聞庫指出,“天地一體、通感一體、智能上行”是5G-A的新增能力。其中,“通感一體”作為前沿新技術,可助力實現“萬物智聯”。它如同雷達一般,能對環境進行實時感知與捕捉,融合“通信+感知”功能。
在汽車領域,“通感一體”能擴大汽車感知范圍,實時感知車流量,便捷調度車輛;在智能家居中,可智能識別家庭成員活動,自動調整家居環境;還能用于降雨量、污染氣體、空氣質量等環境監測,助力城市公共管理。
相關專家介紹,目前,我國運營商已在31個省份部署了5G-A測試網絡,預計可支撐5000萬用戶。總之,5G-A已不再局限于單純的通信工具范疇,而是正逐步升級為生產力引擎。它能夠更好地匹配人工智能、萬物智聯、高端制造、低空經濟等多元化場景需求,為新質生產力的高質量發展提供強有力的支撐。
廣東加速5G-A部署,各種應用場景遍地開花!
廣東正大力加速部署5G-A網絡,那么個人如何使用這一先進網絡呢?據運營商工作人員介紹,5G-A網絡的使用需滿足兩個條件:當地有5G-A基站支持,即有信號覆蓋,同時手機終端也需支持5G-A網絡。目前市面主流機型基本都能體驗5G-A網絡,且享受更快速網絡時不會額外收費。
去年三月,中國移動公布首批100個5G-A網絡商用城市名單,廣東有15個城市在列,如廣州、深圳、東莞、佛山等地。廣東移動表示,將升級2500家新一代廳店,其中打造1000家5G-A萬兆體驗廳,客戶可在其中體驗測速、裸眼3D、移動云手機等最新應用和服務。今年,其覆蓋范圍將擴展至全國超300個城市。
值得注意的是,廣東在5G網絡建設方面成果顯著,截至2024年底,廣東累計建成5G基站40.2萬座,10G PON端口245.7萬個,5G用戶達10915.3萬戶,5G基站數量位居全國第一。同時,廣東各地正在加速部署5G-A的同時,積極探索多元化應用新場景,推動其從技術到應用的轉化。
在2025深港馬拉松賽中,5G-A以創新技術賦能科技全運,全程值守巡檢護航,助力深港兩地打通賽事銜接機制,通過物聯網卡、“和對講”等信息化應用,確保運動員口岸無感智慧通關。
在廣州南沙,明珠灣立體交通系統完成5G-A低空通感試驗網絡部署,借助5G-A通感技術,無人駕駛汽車可精準感知周圍車輛、行人等信息,并通過路側單元傳送到車聯網終端,提升行駛效率和安全性。
此外,5G-A引入通感一體等新技術,為低空經濟注入新活力。廣東清遠樂天游營地與運營商合作,啟動國內首個低空文旅場景通感一體組網測試,開通5G-A通感一體基站。依托相關服務系統,可實時獲取熱氣球等感知目標的飛行信息,助力規劃游覽路線,還能全天候感知監測,形成空域電子圍欄,增強低空監管,保障游客安全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