最近汽車界比較出圈的大瓜,無疑是有博主質疑阿維塔12風阻數據有水分這件事。
事件起源:博主實測質疑
事情從5月2日開始,汽車博主“蘇黎世貝勒爺”發布視頻稱,其在天津中汽研風洞實驗室對阿維塔12進行測試,結果顯示風阻系數為0.28Cd,與官方宣稱的0.21Cd差距顯著,甚至接近20年前燃油車(如帕薩特B5)的水平。
不過在這里穿插一句,帕薩特B5風阻系數放當年是極為超前,你看它圓溜溜的造型便知道,很多后期的同級轎車也未必能做到它的數據。
廠家應對:直播實測,連消帶打
隨后事情發酵,又是這類事情熟悉的情節。廠家法務部介入,網上各種各種公說公有理婆說婆有理的爭論或爭吵。
后面事情進一步升級,就是馬斯克轉發了博主的內容。這回不僅出圈,直接都出國了。
這次阿維塔的公關應對,我覺得還是比較聰明。難得品牌有如此高的流量和話題,平時各種事件營銷帶來的流量,都不及這次的零頭,與其怨天尤人,抱怨總有人針對你,還不如好好利用,分分鐘能轉危為機。
阿維塔的做法,就是在5月6日,發微博稱要直播風洞測試,還邀請馬斯克來圍觀。當然啦,馬斯克來不來,或者看不看就是另一回事。
但假如能在直播里重演0.21Cd的風阻系數,無疑是連消又帶打。
問題來了,博主蘇黎世貝勒爺聲稱自己做的測試是在專業場地進行,由專業人士執行,且符合相關國標。
假如阿維塔再做一次,理論上結果也是0.28Cd附近,也很難重現0.21Cd這個數字,為何阿維塔官方會有如此把握?
這個我們接著說。
這個瓜怎么吃?
這個瓜該怎么吃?我覺得不是去揪著某個品牌去潑臟水,也不是揪著馬斯克轉發,去將事情上升到國家較量的高度,而是以內行角度看門道。
其實博主蘇黎世貝勒爺在后面的視頻里,也解釋過這個不是單個品牌的問題,而是中國汽車行業普遍問題。很多品牌宣稱自己的風阻系數有多低,但跟實際量產車有較大出入。
另一位知名汽車博主謝欣哲,說他的朋友去德國斯圖加特的大型風洞參觀,這里測出不少中國車型的風阻系數,跟宣傳數值有較大出入。
風阻這個大概率是行業問題,只不過阿維塔剛好被拿來做樣本了。
問題來了,那么廠家宣傳的超低風阻數字,具體是怎么來的?
博主蘇黎世貝勒爺也進行過解釋,風洞測試有很多影響因素,量產規格范圍內,例如用電子后視鏡、使用空懸降低車身、關閉主動前格柵等都能一定程度降低風阻。
使用上述降低風阻的措施,屬于合情合理,真正有爭議是有部分車型使用非量產標準的設定。例如將車身上的接縫封死,懸掛設定得更低矮,輪轂做全密封等。
既然阿維塔這邊也說了要做直播,在直播里大家也可以留意一下車輛是否有做非量產設定,以及最終會吹出一個怎樣的數據。
我們怎么看?
老實說,廠商公布的數據,本來就沒幾個你能重現,包括但不限于0-100km/h加速時間、CLTC續航、工信部油耗等等,風阻也是類似情況。
對消費者來說,風阻對自身用車的影響較為間接。風阻會一定程度影響新能源車的能耗,但風阻做得很低,能耗依然很高的新能源車不少,我就不在這里點名了……
所以買車前多看看其他車主反饋的電耗,或者虧電油耗便好了,這件事嘛,吃吃瓜便好,沒必要上心。